深圳满意度咨询(SSC)改进系统是指对企业满意度工作进行改进提升,确定新的满意度操作规范。其主要工作由企业自身来完成,需要参考以下两方面的内容,即从这两方面的最佳结合点来改进:
(1)调查规范后的结果,取长补短;
(2)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。
为了保证改善效果,需要引入PDCA循环。
计划(Plan)就是为了达到改善的目标而制订目标或行动计划。(因为Kaizen是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,所以目标也应不断进行更新)。
做(do)就是按计划执行工作。
检查(check)就是检验工作是否按计划被执行,并朝所预定的方向发展。
调整(adapt)就是指通过对新的工作步骤的标准化来避免原问题的重复发生,并为下一步的改善制订目标。
任何一个工作过程开始的时候都是不稳定的,必须要先将这种变化的过程稳定下来,然后才可以引入PDCA 循环。这时可先采用SDCA循环[standardization (标准化)—do—check—adapt(调整)],SDCA循环的作用就是将现有的过程标准化并稳定下来,而PDCA循环的作用是改善这些过程, SDCA重在保持,PDCA重在完善,只有当已有标准存在并被遵守并且现有的过程也稳定的情况下,才可以进入PDCA循环。
解决问题的过程,如果要想弄清一个问题的本质并彻底解决它,人们首先要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,才能真正了解这个问题。任何没有数据分析的基础而凭感觉或 猜测去解决问题的尝试都不是客观的,对有关问题现有状况数据的收集、检查和分析是找出解决问题办法和进一步完善的措施的基础。
持续改善活动程序
1、选择工作任务
首先要阐明选择这个项目或工作任务的理由。这些任务通常是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确定的,但有时企业的现状也会影响这种选择—依据其重要性、紧迫性或经济性。
2、弄清当前的情况
在项目开始前必须要弄清项目当前情况的本质,并予以分析。这需要人们去现场了解情况,运用KAIZEN的五个“金”原则,或收集数据。
3、应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,以便能弄清事情的真正背景及原因。
4、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对策。
5、导入、执行对策。
6、观察并记录采用对策后的影响。
7、修改或重新制订标准,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。
8、检查从步骤1到7的整个过程,据以引入下一步的行动。
这种程序也和PDCA循环的原则相一致:从步骤1到4主要是计划(P),步骤5是做、执行(D),步骤6是检查(C),步骤7和8是调整(A)。这种程序是一种借助于数据分析来解决问题的通用做法。另外,将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可视化以及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积极交流,并建立起高效的记录文档资料,也有助于 Kaizen活动的推动。